精益生產對成本管理有哪些影響?
日期:2020-09-04 14:33 /人氣: / 來源:廣東華智天誠管理顧問
廣東華智天誠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是專注中國企業綜合管理改善提升的的落地式咨詢公司,由數十名來自中外資企業高管組成,專注于提供 "企業降本增效、訂單交付改善、庫存優化、生產效率提升、 5S管理/6S管理、TPM設備管理、精益工廠布局、專業目視化、精益供應鏈、五星班組、管理變革等綜合性問題訂制解決方案并負責落地實施。
全國咨詢熱線:400-833-0320
精益生產是一種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企業生產所占用的資源,降低企業管理和運營成本為主要目的的生產方式,是眾多企業追逐的經營管理理念.基于此,從精益生產理論體系入手,分析了傳統成本管理的缺陷,進而對精益生產模式下的成本管理框架進行探討.
一、傳統成本管理存在的缺陷
成本管理是通過搜集、利用成本信息,以成本最優化為原則,有組織、有目的地進行考核、分析、預測、決策等一系列的科學管理活動。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地不斷變化,我國企業要求得生存與發展,就必須使生產出的產品能夠滿足市場需求,并且質優價廉,因此,加強成本管理,有效并不斷地降低成本是企業生死存亡的關鍵。對于精益運營模式而言,傳統成本管理的局限性有以下幾個方面。
1、傳統成本管理脫離了市場,片面追求以增加生產量的方式來降低單位成本,未結合“市場需求”這個關鍵因素對成本實施有效控制,結果導致產品質量下降、存貨積壓,帶來 更大的價值損失。
2、任何一種產品從生產到獲利,其成本都是貫穿于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的。傳統的成本管理單單側重于對生產環節中產生的各種耗費進行控制,而忽視了產品其他環節的成本監控以及生產要素合理組織的成本管理,所提供的成本管理信息不夠全面,加之未曾考慮成本信息與業務活動的關聯性且以事后分析為主,使得成本管理信息缺乏及時性、準確性,不能夠很好地支持管理者作出正確的決策,也不利于企業實現產品成本目標,導致傳統的成本管理系統無法有效地衡量與改善企業的績效。
3、傳統成本管理采用的成本方法單一,成本核算過于簡化,不利于對產品生產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的成本控制與核算,容易陷入單純地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的怪圈,影響企業的日常運作。
面對我國企業粗放的生產經營方式和傳統成本管理模式的缺陷日益成為企業持續發展的絆腳石這種趨勢,改變現行的成本管理模式已迫在眉睫。如今成本管理也不再是以短期內實現利潤最大化為目標,而是賦予了成本管理新的含義,即定位在更具廣度和深度的戰略層面上的精益成本管理。精益成本管理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實現了客戶價值的增值,有效地控制資金占用成本,減少了價值損失,并能夠及時提供全面的精益成本信息,是精益生產管理理念與成本管理思想的結合。精益生產方式以“高品質、高效率、低成本、零庫存”為基本目標,準時化、自動化地進行生產,在追求最大限度地消除一切浪費的同時不斷滿足顧客的需求。而正是在精益生產模式理論框架的影響下,精益成本管理更關注于對顧客需求的準確反映、企業決策能力、競爭優勢的提高,能夠全方位系統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實現企業的長期戰略目標,突破傳統的以利潤為導向的成本管理模式。精益成本管理是高新技術、市場需求和現代管理三者結合的必然產物,它代表了企業成本管理思想和方式的發展方向,為成本管理開創了嶄新的思維空間。
二、精益成本管理的提出
精益成本管理是精益生產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創造顧客價值為前提,以降低企業成本為目標,促使成本管理朝著預測、決策和控制方向深化,從而實現對整個企業的精益成本管理。
精益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立足于在“客戶價值增值的同時將企業成本降到最低”的目標觀,超越了傳統的以利潤或資產等價值量為唯一準繩的目標觀,關注的是顧客需求能否準確反映、企業的決策能力和獲利能力的高低以及成本競爭優勢的強弱,是企業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以求得生存與長足發展的一種全新的成本管理理念。
精益成本管理的精髓是在企業生產各個環節上下功夫,不斷地消除不增值的作業,杜絕浪費,從而達到成本優化,效率提高的目的,追求以最小的成本最大限度地滿足市場特殊化、多樣化的需求,使企業的競爭力不斷增強。它以成本管理為核心,由成本規劃、成本控制、成本改善三大支柱構成。成本規劃主要是針對產品開發、設計環節所進行的降低成本的活動;企業成本控制是以減少損失、消除浪費為目的,運用計劃、預算等行之有效的處理方法,從挖掘潛力、提高生產效率、避免無效支出等方面進行考評,范圍遍及企業各項策劃、管理等各層次、各方面的工作,為企業提供長期削減成本的有效途徑;成本改善是指持續不斷地進行小幅度的改進,
主要涉及三方面內容:
1、從整體與局部的角度來看,在操作方法、質量檢測、生產結構和管理模式上仍有改進的余地。
2、消除一切浪費。精益意味著企業必須降低附加價值的丁作,如產能過剩、庫存積壓、工序銜接中的等待,不合格產品的重新加工等,都是不必要的浪費,應予以徹底消除。
3、連續改善。它是指以消除浪費并改進生產管理方法,提高生產效率的目標作為指導.對生產經營中的問題,按照由淺入深的原則,不斷地鞏固、完善的方式,通過不懈的努力、長期的積淀,以期獲得顯著成效。
三、精益成本管理具體實施環節
精益生產模式下的成本管理融合了目標成本、作業成本、價值鏈成本、全面質量管理等一系列先進的成本管理方法,從制定目標成本出發,在產品的設計環節,運用銷售減法公式推算出產品的目標成本;運用作業成本法對產品成本進行核算,分析不同作業的成本動因,區分增值與非增值的作業;并運用價值工程分析法,改進不增值作業,從而找到產品功能與制造成本之間的最佳平衡點,對產品生產過程的成本進行有效的控制與核算;最后在產品生產活動中,實施成本改善,降低產品成本。
1、成本規劃
產品設計環節對產品性能、材料采購、工藝流程和產品成本產生重大的影響,對企業競爭成敗也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據統計,產品的設計成本在產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大約在60%~80%之間。但是在傳統成本管理工作中,重心則偏向于對產品生產過程中出現的資源浪費現象的控制上,而忽視了產品設計環節的成本耗費所占的比重,致使產品在投產后不久就要進行設計改進,造成了多余的浪費。因此,精益成本管理的重心則主要是放在產品研發設計階段,以合理的規劃來最大限度地縮減成本。
精益成本管理要求成本的規劃要貫穿于產品開發設計的整個過程。大致可遵循以下幾個步驟:
①產品設計不僅是作業設計,還必須使產品具有滿足市場需求的特性和功能,因此,應根據市場需求組織產品的開發生產,以控制資金占用成本,設計更具彈性的生產能力,同時設定成本目標,目標成本的計算采用銷售減法公式(即售價一利潤=成本)來確定,以此為基礎有效地管理控制開發、設計活動的成本。
②確定目標成本后,將目標成本按產品結構分解落實到產品和各個零部件上。
③在產品開發的各個階段預測、對比分析目標成本實際達到的水平。根據分析對比中發現的問題,通過價值工程和價值分析的方法,研究并采用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使之維持在設定的目標成本界限內 。如果完成產品全部作業的成奉低于目標成本,則該產品設計是可行的;如果與目標成本有距離,則需要重新設計作業鏈,對成本做一次又一次擠壓,直到可行為止。新產品目標成本的設定直接關系到產品投入市場的命運,因此,要達到產品設計階段的成本要求,提高產品研發人員的綜合業務素質也非常重要。
2、成本控制
面對市場多樣化的產品需求,科技含量的增加,產品的復雜程度也日趨增強。企業為了能夠了解到準確的產品成本信息,強化成本控制功能,就必須選擇更先進的成本管理方法,以達到有效控制成本的目的。作業成本法是按照系統、合理的程序分析產品成本,是達到“精益”的產品成本控制的首選方法。該方法相對準確地確定了各種產品的成本,能夠真實的反映出產品成本,并將作業成本信息反饋到產品設計階段,使得產品設計在原有基礎上不斷改進。
精益生產模式下的作業成本管理方法,力圖增加有效作業,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與傳統的成本核算方法相比,在作業成本法下,可更合理地分配各種間接費用,在計算過程中不再以產品為核算對象,而以作業為核算對象,按消耗資源的作業來歸集成本,通過有效的作業成本動因分析,將成本合理分配到各種產品,并區分增值作業和非增值作業,減少非增值作業環節,不斷加強對重要增值作業的管理,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改進企業的生產流程,達到精益制造成本管理目的,使成本控制從產品級精細到作業級,真正體現精益的思想。
在實施作業成本管理的同時,為改進不增值作業,應結合價值工程分析的方法,把技術分析和經濟分析結合起來考慮,在產品功能和制造成本的升降問尋求最優的平衡點,使產品既具有滿足市場需求的特性叉能夠最大限度地降低生產成本。平衡點的尋求,關鍵要把握住生產量的一個“度”,即應實行全程拉動生產的控制系統,它是以看板管理為手段,采用“取料制”的方式。具體來說,就是后道工序根據市場需求進行生產,然后再根據本工序在產品所需要的用量從前道工序領取相同數量的半成品,一個工序一個工序地向前推動,絕不多生產一件產品。
企業成本控制運用先進的成本管理方法,將作業成本管理方法和價值工程分析方法相結合,對消除浪費、增加生產能力、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進行分析考核,在生產環節不斷地改進成本費用支出,有效地降低了產品生產成本。
3、成本改善
現代企業以創造和保持股東利益為首要任務,因此,精益成本管理不單只強調降低成本與費用,而是從投入與產出的對比關系中尋求總體效益最優,進行全過程的戰略成本管理,這是一項持久的任務,需要持續性的改善。
成本改善是為了解決生產經營中不斷出現的問題而采取的進一步改進活動。主要是在生產制造領域存在的各種浪費予以徹底消除。存對生產現場進行改善之前,應該區分清楚生產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活動,哪些是必須改善的,哪些是無需改善的,做到有的放矢。
生產現場活動方式具體有三種:
①不增值的作業。這種無效作業在目前的工作環境中是不可避免的,應盡可能縮短其操作時間;
②提高附加值的實質性作業;
③不增值且可以避免的活動,即純粹的浪費。
作者:華智天誠管理顧問
最新文章
- 5S在食品加工行業中的應用2023-06-07
- 6S在物流行業中的應用2023-06-07
- 6S管理與安全生產的密切關聯2023-06-06
- 5S管理方法與現代化科技的結合2023-06-06
- 咨詢師:打造律師事務所的運營高手與未來領航員2023-06-06
- 6S管理如何與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結合?2023-06-05
- 6S管理方法在現代科技中的應用2023-06-05
- 5S咨詢對員工職業素質的提升2023-06-03
- 6S咨詢實現企業員工素質和技能的提升?2023-06-03
- 6S培訓對員工職業素養的提升2023-06-02